青春+穿越,是永远能戳中我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两个词。从《重返十七岁》,到《乘风破浪》再到最近的《我在未来等你》。我们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探讨,好像从未停止过。
然而,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去到未来,其目的都是在寻找对当下伤口疗愈的方法,也是在聆听自己“我”与“我”的对话与冲突。
青春+穿越,是永远能戳中我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两个词。从《重返十七岁》,到《乘风破浪》再到最近的《我在未来等你》。我们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探讨,好像从未停止过。
然而,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去到未来,其目的都是在寻找对当下伤口疗愈的方法,也是在聆听自己“我”与“我”的对话与冲突。
无论是看到朋友的手被纸划出血,还是读到炎炎夏日下拾荒老人的新闻,观察别人的痛苦都能唤起我们深深的痛苦和悲伤——就像相同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样。这种感受就是共情,即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两个人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知道彼此都可靠,
不是由于一种单纯的爱情的信仰,
那往往是虚幻的,
而是由于多少年共同生活的经验,
多少灰色的,平凡岁月的,
再加上渡过了多少难关的回忆。
——罗曼·罗兰
对于她而言,这个世界都瞧不起她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中国人,她出生在一个她认为不好的国家,所以全世界人,甚至自己的同胞都欺负她鄙视她她人生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全是这个世界的不可抗拒之力:出生。这个世界对她的敌意,都不是因为她自己,“都怪我是中国人”。
身体疾病,心理疾病,都是身心这个整体在诉说着什么。貌似小小的失眠问题,要经过漫长的心理咨询才得以真正改善,而表面的这个似乎波澜不惊的改善,其实是内在翻江倒海的剧变的一个向外的投影。所以,我想说,对于自己的疾病,无论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有时我们都需要一些耐心。至少,心灵的事,要慢慢来。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越逃避,阴影越重;越勇敢,阴影越轻。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阴影,阴影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
各种事件以意味深长的方式联系起来,即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活动之间、无形与有形之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非只是巧合。
人生的道路有时候很长,有时候又很短。一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风景,遇到很多人。因为不停的在成长和进步,所以我们的脚步很少会为一处风景而停留,或为一个人而却步。我们把生命流转中永远魂牵梦绕的风景称之为故乡,把在岁月流淌中已然陪伴在我们身旁或心里的人称之为挚友、好友。
村上先生说“ 从今天起 你要去做一个不动声色的人,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 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旅行的方式来感知自己,希望这个世界能给自己多一点的触动和思考的空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旅行。那么,究竟是我们创造了旅行,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生命本是就是一场旅行,那么生命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呢?
有些姑娘无法忍受大城市的嘈杂,有些姑娘无法忍受小城里的安逸。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那根本就不是问题。问题是,生活就是生活。
理性和灵魂如同一对双生儿,二者的纠缠与争斗,贯穿了人类的整部历史。在昆德拉笔下,它们被称为重和轻;而在尼采那里,则被叫做日神和酒神。
我后来经常发出此类感慨:如果我早十年看到这本书,如果我早五年认识这个人……人生的错过和延误造就了残缺和不圆满的我们,而且永远无法弥补。
我们总是把主观的意愿强加于他人,正如我们总把自己脑海中过分扩张的需求安插在别人一样,拼命地把自以为急需的关心给予对方,却从不过问对方的感受,询问他人是否承受得起这过于沉重的爱。
潇洒的挥挥手道一声再见,总好过矫情的互相伤害。起码,我们还能记得在一起的开心时光。
他从没有和她说过话,也没有正面看过她,这些都是他坐在她旁边观察到的。最近五年来,从周一到周五上下班的,他总是鼓足勇气坐在她旁边挨着过道上的座位上。
友情和爱情一样,不是浮夸的资本。
就这里吧,我对自己说,也许看到美丽的景色就想下车来看看,一辈子可以看到几本让人改变的书,又能经历几次难忘的旅行,谁知道呢。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出发中重生,然后再遇到,最好的自己。
过去老叫你听张国荣《不想拥抱我的人》,其实当中最打动我,也是最想你听到的那句: 同偕人生路,不知要如何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