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86《与磨难说再见》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越逃避,阴影越重;越勇敢,阴影越轻。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阴影,阴影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

 

作者:武志红 | 编辑:汪汪 | 主播、制作:蕉大

 

 

 

下载

iPhone

喜马拉雅

 

 

在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这个扎着马尾辫的酷老头对记者讲述了他的北极历险记:几年前,他被困在北极圈内巴芬群岛的一个客栈,白雪茫茫、与世隔绝……这样的环境会让人迷失,让人想到死。在那里,死很容易,只需要走出去,在雪地里躺下来就可以了。听说已有6个当地人自杀了。被困的第八天,起床后他的第一个念头是:今天是一个去死的好日子。穿上厚厚的夹克和皮靴,他走出了客栈。冰冷的寒风在呼啸,却让他产生了一种寂静感。每走一步都意识到他自己的脚步声越来越响,能听到每次他的脚落在雪白的地面踩碎雪屑的声音。开始倾听这寂静,听得越多,就越深地进入他自身。他意识到他其实是在听他自己的思想,这是非常独特的对话,主题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最后,他走回了客栈。

这个人就是弗兰克•卡德勒,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团体领导者,也是世界著名心理治疗大师。在北极的这次经历,对于弗兰克来说,算不上是最大的苦难。他一生中曾4次遭遇生命危险。都是车祸,且每次弗兰克都碰巧坐在前排。弗兰克也没把癌症算进生命危险。10年前,医生检查出他的癌症到了晚期,最多活不过一年。弗兰克微笑着说他多活9年了,并且觉得他的身体是自出生以来最棒的。

近30年来,被称为“国际心理学家”的弗兰克可以是一个传奇。他去过60多个国家,在39个国家举办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坊,而祖国——美国仿佛成了异乡。相对于这一点,更传奇的是弗兰克的经历。他的家庭,从心理学角度看,是最糟糕的家庭类型之一。他一生中也遭遇过种种磨难,但每一次磨难最后都化为生命的财富,让他成为更强有力的人。

弗兰克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弗兰克在全球举办过39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里都有人激动地说,如果有再生的机会,他们宁愿选择另一个家庭去生活。曾经的弗兰克他也不例外。

弗兰克的母亲一说起话来就无法停止,小弗兰克从不知道她下一步会说什么,会做什么,这让他一直很焦虑,直到16岁还有咬指甲的习惯。继父则更糟糕,小弗兰克做错了,继父会惩罚他;当继父喝醉时,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他。一旦继父认为什么是对的,就不会改变看法。继父高大而强壮,小弗兰克很怕他。他说“跳”,弗兰克就跳;他说“安静”,弗兰克就噤若寒蝉。多数时候,他看一眼,就会让弗兰克发抖。但16岁时,弗兰克忍不住和继父狠狠打了一架,这成了他生命的转折点。当时,继父和母亲一直吵架,吵了快3个月,有一天还打了起来。之后,继父去喝酒了,回来时父子俩相遇。弗兰克盯着继父的眼睛问他:你们到底还想闹多久?继父听后勃然大怒,咆哮着伸出双手狠掐住弗兰克的脖子。弗兰克感觉都快窒息了,继父的块头是他的4倍,但求生的本能激发了他的力量,他拼命反抗,最后继父被打翻在地。倒地的那一刻,弗兰克看到继父的眼神迷茫而无助,就像是一个无助的小男孩。

那一瞬间,仿佛有一种谅解产生。很多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涌进弗兰克的脑海,他不是一直对他那么坏,他们还有过不少美好的回忆。他其实是一个好人,只是生活毒害了他。弗兰克伸手去拉继父,但继父拒绝了,自己爬起来,一拳打在弗兰克的颧骨上。血流了下来,弗兰克没还手,而继父也没继续。从那以后,关系悄然发生了改变。弗兰克不再怕继父,继父在他眼里只是一个有着庞大身躯的、受过伤的小男孩。而继父也开始尊重他了。

这种尊重并不是因为弗兰克的力量,而是弗兰克帮继父实现了愿望。弗兰克继父的父亲就是个“暴君”,而继父也曾像弗兰克一样挨打,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反击。但弗兰克反击了,继父钦佩弗兰克的勇气,做到了他小时候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弗兰克还曾帮助过一个名叫特迪的10岁小男孩。这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整天都沉浸在各种各样的白日梦里。这是逃避,因为他的生活实在太不幸了。特迪的父亲是个酒鬼,喝醉后会整天整天地毒打特迪,还曾让特迪和狗一起睡。父亲还常带妓女回家,会毒打妻子。最后,在社会服务部门的干预下,特迪总算逃出了这个地狱般的家庭。之后,几个家庭都试过收养特迪,但最后都放弃了,因为他除了做白日梦和学习困难外,还有更严重的撒谎和偷窃的陋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特迪尽管逃出了现实的地狱,却没逃出“记忆的地狱”。父亲对他的毒打、他的痛苦以及仇恨,他都无法忘记。他做白日梦、撒谎都是为了逃避他小小年纪就生活在地狱的这个真相。他偷窃,是为了取回自己被剥夺的东西。生活经验没有告诉他,他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他想要的。

而父亲伤害特迪,是因为他先受过伤。特迪的祖父也是一个打孩子的变态酒鬼,他虐待并毒打儿子,特迪的父亲想忘记这个真相,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小时候一样爱做白日梦,长大了则酗酒。之后,他心中的仇恨失去了控制,最后将这个仇恨投射到妻儿身上。这是暴力的遗传,我们不难见到一些家族一直在延续这个毁灭性的循环。

弗兰克说,在生活中我们大都惧怕阴影,但阴影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反而会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与我们作对。弗兰克说,我们试图忘记自己曾遭受的伤害,但忘记越多,我们失去的就越多。作为一个人,我们就越不完整。阴影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的天赋就沉睡在阴影里,当我们发现它、接受它之后,我们的生命就会苏醒,我们就会从阴影走向光明,获得新生。

生活是我们的老师,痛苦尤其是。北极的生死边缘和16岁的父子之战在弗兰克看来是一样的,因为他直面阴影,看到了阴影就是光明。弗兰克接受了阴影,并由此获取了力量。

在很多糟糕的家庭,都可以看到种种毁灭性的循环。但是,我们不必因此去埋怨父辈或祖父辈,因为历史的传承不会因此而消失。而当你抱怨的时候,你必定会是这个恶性循环的参与者。要打破这个循环,必须从自己开始。要么,我们变成一个同样可恶的人;要么,我们压抑这些阴影而丧失了一部分自我,从而变得虚弱。像特迪的父亲,他试图用做白日梦、酗酒等方式来逃避,但结果只是变成和特迪的祖父一样暴虐的人。至于其他想换个家庭重新生活的人,在经过弗兰克的培训后,都认识到,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作为一个人,我们必须深入地探讨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件以及教训,只有在这个深度上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自己的真实,找到自己的决策能力。发生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处理。无论我们出生、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我们从中学到什么经验与教训,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4个常见的家教“磨难”,弗兰克认为,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常出现以下4种错误,它们导致我们出现分裂状态,他称之为4个分离。

第一个分离:否定自然。譬如,有的女孩第一次出现月经时,她的母亲会告诉她,这是肮脏的。

第二个分离:否定自我。父母只想“塑造”孩子,而无视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和独立人格。

第三个分离::否定领导力。父母要孩子听话,做乖孩子,却忽视了他自身的意志,这一点在女孩子身上尤其明显,结果,多数孩子长大以后就丧失了领导力。

第四个分离:否定生命。不少父母在指责孩子时会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还不如不生你出来”……

如果童年的磨难太重,化解并不容易做到。为此,弗兰克提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重做(自己的)父母,即让当事人扮演父母的角色,和“内心的小孩”沟通,以化解被伤害感。

“内心的小孩”的意思是,尽管我们长大了,但我们的心中仍藏着一个小孩。如果这个小孩受过太多伤害,他仍然会受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体验的指挥,从而去做一些糟糕的事情。

这样做的目标是消除“内心的小孩”的被伤害感,并赋予他成人的力量,不仅要化解他自己的阴影,也要帮助他成为好父母。

我们有真实的小孩,我们自己也是小孩。我们会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自己孩子的头上,但孩子是孩子,成人是成人。我们不要急着让孩子长大,对他们提出本来只对成人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与“内心的小孩”进行交流,改变我们这个成人与这个小孩的关系。不再斥责他无能,不再斥责他为什么缺乏与糟糕的父母对抗的勇气……而是理解并接受他。当这个小孩做出毁灭性行为时,要学会原谅,这样会使以前被禁锢的力量得到释放,并且会让这个小孩与我们的关系更好、更牢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和谐。我们还要原谅曾经制造错误的父母或他人。只有当和解产生之时,家庭的苦难才能真正变成我们获得新生的催化剂。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对并整合阴影,阴影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财富。你不能逃避事实,你能做到的,就是从你自己开始,将你自己的苦难转化为你的催化剂,与磨难说再见,然后开启你的新生。



垫乐及素材:
1:《Wicked Way》- Benjamin Taylor
2:《A Perfect Indian》- Sinead O’connor
3:《一样的月光》-徐佳莹
4:《Fix You》- Coldplay
5:《Empathy》- Alanis Morissette
6:《灰蒙的天空》-林海
7:《陪你到天亮》-许慧欣&潘玮仪



作者:武志红 | 编辑:汪汪 | 主播、制作:蕉大
发行:郡子
修正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