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拉动琴弓时,我撕裂的,是我小小的一块活蹦乱跳的心。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一种生命的训练,而在这一生命中,没有一天是节假日。我履行了命运赋予我的职责。
标签: 荐书
Vol.1109《每一部青春片,都是一场“我”与“我”的对话》
青春+穿越,是永远能戳中我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两个词。从《重返十七岁》,到《乘风破浪》再到最近的《我在未来等你》。我们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探讨,好像从未停止过。
然而,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去到未来,其目的都是在寻找对当下伤口疗愈的方法,也是在聆听自己“我”与“我”的对话与冲突。
Vol.1108《白日漫游:北京我再也待不下去了》
不想工作,又害怕失业;想要恋爱,却又恐惧婚姻;有呐喊,更有彷徨;一心要逃离,却不 知逃向何处;从 […]
Vol.1107《理想的读者:恋爱中的博尔赫斯》
理想的读者,是与作者一起完成作品的人:
他以阅读为创造,经阅读通往万物,用无数作者照亮自我。
“理想的读者读每一本书,都像在读自传。”
Vol.1104《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作者:海莲·汉芙,1916年生于美国费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作为一名剧作家在纽约度过的。然而,她在1970年出版的书信集回忆录《查令十字街84号》令她名声大振,并使她得以访问伦敦,并撰写本书。她终身未婚,1997年在纽约逝世。
Vol.1102《愿你喜欢被岁月修改的自己》
“陌生人是很特别的存在。”离开台北,1000公里的出走,30个夜晚,打开30扇门,和30个陌生人 […]
Vol.1096《四个春天:温柔能带来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一家人聚在一起翻看老照片,充满炙热人情味的老家亲戚,春天里和爸妈一道儿穿过油菜花田打野菜……他的视线对准日常,却能剥离日常中的司空见惯。在他的文字里,做腌菜是美的,搭车野游是美的,沟壑纵横的面庞是美的,生活本身是美的,记忆里那些记不清的片段也是美的……
Vol.1095《“你是谁?”“我也是蘑菇。”》
无论是看到朋友的手被纸划出血,还是读到炎炎夏日下拾荒老人的新闻,观察别人的痛苦都能唤起我们深深的痛苦和悲伤——就像相同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样。这种感受就是共情,即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Vol.1093《七日永恒:只是那一瞬间的悸动就有了永恒》
曾有人说,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在芸芸众生中找到那个你真爱的人。可奈何人海茫茫,即使有那么一瞬的心动,到头来又被怯懦搅扰,一切只能从头。而命运一直都是个顽皮的孩子,它会让两个人在不甚完美的时刻来到同一个地方,这样的相遇也成就了一段故事。
Vol.1092《让生活拥有这5秒钟的“仪式感”》
你听过“5秒法则”吗?不是那种“掉在地上的食物5秒钟内捡起来就没有脏”的说法,而是“当你有了达成某个目标的行动直觉时, 你就要 5,4,3,2,1,动起来,不然, 大脑就会绑住你的手脚。”举个简单的栗子。早上6点,你的闹钟响了,你下意识的动作是闭着眼睛关掉它睡个回笼觉,还是直接起身?
Vol.1091《失明的摄影师:摄影不需要贪婪的目光》
我们有幸欣赏盲人摄影师们的杰作,并领悟到:温柔地捕捉一个时刻,需要的不一定是贪婪的目光,而是心的触动;无论遭遇什么,心都会找到一种方式来诠释它所维系的生命。
Vol.1084《职人不足道 所道皆寻常》
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感觉,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每一点积蓄,都是在为未来的某事做准备,这件事会让我有游刃有余的成就感、自在感和欢畅感;它可能发生在新疆,可能发生在南京,可能发生在一座我第一次抵达的小城,当然也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一辈子只是为这个虚无的目标做着顺势而为的准备。
Vol.1076《啊!这样就能辞职了》
不要用副业的心态看待现有的那份工作,要记得认真靠它谋生,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就算你真的一上班就想辞职,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一定要好好辞职——因为辞职从来不是对当下的逃避,而是对未来的选择。
Vol.1071《人类酷刑简史》
《人类酷刑简史》探究了各种惩罚、酷刑、逼迫和折磨方式。它带领读者走进古罗马的竞技场、中世纪的地牢、宗教裁判所、宗教审判大会、女巫审判和最残酷的监狱。这是一次令人震惊和使人信服的研究,揭露了拷打者和刽子手可耻的手段和动机,以及古往今来他们所干的令人发指的勾当。
Vol.1068《小鸟睡在我身旁》
当你越来越属于自己,貌似越来越远离我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亲近;而我如果试图控制、管理、强迫你活在我的评分和教学体系内,只会让眼前的你,在心里拔脚狂奔而去,离我万里……
Vol.1066《在关系中成长:人生不能没有伴》
两个人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知道彼此都可靠,
不是由于一种单纯的爱情的信仰,
那往往是虚幻的,
而是由于多少年共同生活的经验,
多少灰色的,平凡岁月的,
再加上渡过了多少难关的回忆。
——罗曼·罗兰
Vol.1061《东京漂流》
这里繁华、喧嚣、快速代谢,这里荒芜、冷漠、污秽肮脏……当巨大的城市机器以效率为名高速运转,它的居民唯有放下一切,成为都市里的漂流者。三十年前飘在东京、大阪的年轻人,和如今飘在北上广的人们一样,迷失了心灵的归处。日本当代作家、摄影家藤原新也敏锐地捕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温柔而不失激烈的文字写下《东京漂流》,站在未来回望现在,寻找一代人的精神归处。
Vol.1034《与父母和解》
我们没有办法使风不吹,但却可以调整船帆,让成年后的生命旅途顺风顺水。不再像个孩子似的把所有错误推到父母身上,不再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的借口。我们与父母,终将站在岁月的两端和解。
Vol.1032《一个人,停靠,一座城。》
每个城市里的人,都有到来、留下、或者离开的理由,也都会给一草一木、一楼一厦赋予自己的意义。辗转漂浮也好,落地扎根也好,总有自己丢不掉的念想、抹不去的记忆。
Vol.1028《明天再烦恼吧》
人生的大半烦恼都只存在于当下,因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而引发,或许到了明天,那件让你甚为忧愁的事就不再是件值得苦恼的事,或者是塞翁失马,是值得庆幸的事也未定。在这个疯狂的世界,生活本来就是一笑而过,所以——嘿,朋友!明天再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