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17《一场旅行,遇见了整个世界》

一场旅行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总喜欢看世界地图,山川湖泊、乡村城市,都无限好奇,环游世界的梦也随儿时一天天成长!现在只需戴上耳机,放飞心灵,就可以漫游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没有舟车劳顿,没有拥挤人潮,没有喧嚣,有的只是旅行的愉快心情。这个假期,让我们跟随这一首首的民谣,感受世界风情,来场梦幻之旅吧…

 

 

选择订阅方式:

iPhone

喜马拉雅

下载

 

 


播客订阅教程:

欢迎订阅播客: 陌声人 ,您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搜索到我们,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类泛用型播客APP(如:Castro,Overcast,Pocket Casts,PlayerFM,Google Podcast等)添加以下RSS地址进行同步订阅:

http://www.ximalaya.com/album/238119.xml

以下播客应用,任君选用:

苹果iOS设备,如:iPhone,iPad,我们推荐使用自带的“播客(Podcast)”;Mac、PC桌面用户,我们推荐使用 iTunes;安卓等其它设备 请通过你喜欢的一款泛用型播客应用来订阅。提醒:搜索“陌声人”,声音的声,不是生猴子的生。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 等平台也会同步更新。

 

陌声人播客

 

 

发行电台:陌声人
制作人员:aspirin
发行日期:2011/02/09
法国 关键词:浪漫 月亮的女儿
说到法国,我想打大多数人脑中都会浮现出“浪漫”这个字眼,落叶的梧桐、平矮的建筑、街上的吉他和油画,满满的浪漫感觉就会充满心扉。法国的民谣充满着放荡不羁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歌曲中不但透露出法国人民的习性,仿佛也尝到他们的美酒佳肴,看到那轻盈妙舞与艺术的灵动般神奇。这首《月亮的女儿》声音婉转而深情,优美的民谣清扬婉兮,娓娓诉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长长的尾音有三日绕梁,余音不绝的感觉;不愧被称为真正的人声音乐!

西班牙 关键词:不仅仅是奔放 -memoria da noite-
似乎在人们印象中几乎所有的西班牙民谣都含有浓厚的乡村情调,节奏欢快明朗,让人能感到西班牙民族的热情奔放。可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首《Memoria da Noite》却让人感觉到西班牙歌曲的不同魅力。乍一听是一首凯尔特风格的民谣,前奏的风笛响起,有种苍桑与思乡感悠然而生;唱的是长期流浪在外的人们,背井离乡的生活,使这首民谣给人一种生命的悲凉与坚忍的感受。音乐的层次迥异于爱尔兰本地的草根味却是富含南欧的 煦日光影,凄凉的风笛和着海浪声,充满了原始质朴的苍桑感与思乡感,这是在召唤她心爱的人吗?

日本 关键词:温暖 星
日本传统民谣在古时也称为风俗歌。形式简朴,音型简单,小小的温暖与柔情,略带些民族情节;而电影《非诚勿扰》里的那首日本民谣《星》也用淡淡的旋律,温柔得让人沉醉的歌声打动了太多人的心。而在日文里面被叫做《昴》的歌曲,因为发音比较拗口,在国内大家都习惯叫它《星》 。其实,在日语中,“昴”确有星座的意思,但是不是笼统的星,而是具体的星座–昴宿星团。它是包含金牛座等,一些散开星座的星座团,又被称为:七姐妹星团。,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一个星座。所以,有人说在听这首歌时,总能让人感觉到一股忧愁却又能产生一份乐观,能让人感受到孤独凄凉之美却又有坚韧不拔的柔和。也许,乐坛常青树谷川 新司在创作词曲的时候,也是抱有这样的思绪而创作的吧!

意大利 关键词:华丽 bella ciao
意大利的民间音乐,大都乐器技巧华丽人声优美且附有和声,动人无比,而闻名全球。无论是常年阴霾的米兰都灵等意大利北部城市,还是阳光万里的两西西里岛,都不乏音乐的代表作。现在播放的这首《bella ciao》的原唱 来自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影《桥》的主题曲,而anita的翻唱用优美缓慢的旋律,伴随着神秘纯净的独立女声,不张扬,不刻意,仿佛一个低调的叙述者,在夜里 用心讲述着她的一些故事,快乐,亦或悲伤。

英格兰 关键词:优雅 long long ago
哪里是音乐天堂,哪里有音乐天堂?我想英伦三岛便是其中一处!英国流传下来的民谣很多,可能和当地音乐工业的兴盛有关。六十年代即有民谣复兴运动 ,主要在英国北部的诺森博兰,因其地理位置靠近苏格兰,加上许多爱尔兰人移民到英国时,会经过此地,于是形成三地民谣文化的大融合。他们的凯尔特文化,似乎是为音乐而生成繁衍,涵养与滋润着英国民谣。这首long long ago,许多学过音乐的朋友应该感觉很亲切吧,与儿时的练习曲重逢的感觉,是否让你能够动容呢?

俄罗斯 关键词:感伤 davai za
俄罗斯民谣在中国的代名词更多的是我们的父辈深爱而又难忘的前苏联歌曲,这些歌大多与苏联的卫国战争有关。每当他们带着虔诚怀旧的表情哼唱它们时,仿佛又回到战火纷飞的二战时期。这些歌曲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这一代人,它们凄美而又壮丽,蕴涵了一个伟大国家不屈不挠的力量——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黑云压城,德国纳粹兵临城下。数十万苏联红军官兵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的检阅,大阅兵结束,几十万苏军将士高唱《喀秋莎》从红场 直接奔赴悲壮的战场,后来,苏军把他们最厉害的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这首davai za来自被称为 “90年代最好的 俄罗斯乐队”的lube,在离那个时代远去的时候仍旧唱着那个时候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