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誉为华人之光的李安,他的名字早就被大批影迷固定列在“不会失望的华人导演”列表里,这列表早就不足十个人,且近几年不断在缩水,而他始终在那里,不容撼动。各个网站的预告片底下,评论里早已一片泪海,许多人被2分钟的预告感动哭了,单曲循环了配乐《hero》,似乎他就是有那样的能力,能将情绪传递给你。
编辑:佳楠 | 主播:思泽
“这感觉很奇怪,有人来表扬你人生中最惨的一天”,预告片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自白,讽刺又无奈,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是用来讨论的,而不是真正经历的,但对于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来说,那是再真实不过的,他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队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成为了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总统对他说,你的故事已经不再属于你,而是全美国人的故事了。刚从战场回来的他有些不适应,内心满是挣扎和疑惑,究竟战争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基于本·方丹 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导演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撇开内容不谈,单是李安作品这一点,就足够令人期待,细数他的作品,从第一部《推手》开始的父亲三部曲《喜宴》,《饮食男女》,到关于爱情、婚姻关系讨论的《冰风暴》、《理智与情感》,之后的《卧虎藏龙》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断背山》中细腻微妙的情感处理,《色戒》中的极致大胆的表达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令人震撼的海上奇观,李安似乎总是在开拓观众的视野以及内心,他不重复自己,他总是尝试新的挑战,他说电影有值得拼命的美感。
他是被誉为华人之光的李安,他的名字早就被大批影迷固定列在“不会失望的华人导演”列表里,这列表早就不足十个人,且近几年不断在缩水,而他始终在那里,不容撼动。各个网站的预告片底下,评论里早已一片泪海,许多人被2分钟的预告感动哭了,单曲循环了配乐《hero》,似乎他就是有那样的能力,能将情绪传递给你。
这次的新片,采用了新的制式,4K,3D,120帧,詹姆斯·卡梅隆说李安创造了电影的新白金标准,甚至说超越了人类的视觉系统,但在纽约电影节公映之后饱受争议,国外媒体评价不高,李安是紧张的。从“看”到“脑中处理”再到“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到最后也有可能不被接受,新的技术,没有人可以一下子做到完美,需要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一开始我们抓到的点只是缺憾和不足,所以电影一出来,很多人表示像在看高清电视,感官的过于刺激以至于观众无法专心于剧情,甚至有人说电影感觉都不像是电影了,但只有这种有冲击力的尝试,才有可能开创新的纪元,推动电影的技术革新,不是么?他是李安,他可以做他擅长的电影,可以继续积累口碑和奖杯,但他选择冒险,选择推动电影的发展,选择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许作品呈现会不完美,甚至都不算上乘,但不可否认,他是个了不起的追梦人。
因为电影的拍摄手法过于高清,演员的表演会被放大,甚至被要求不能化妆,剧组的化妆师换成了营养师,过于真实的呈现,让演员和观众都有些不适应,演员大多小心翼翼,每一个表演痕迹在120 帧中都有可能被观众发现,这对演员来说也是全新的体验,男主启用了新人——乔·阿尔文,不仅接受了军事化训练,也练出了纯正的“德州口音”,李安说“在4K+120帧的画面中,如果要演员表达出羞涩的状态,那就要求他的每个毛孔都要呈现出不好意思来”,听起来就像是带着放大镜去注视每一个演员动作表达,一下子勾起了好奇心。
电影通常给观众呈现一场瑰丽的梦境,观众可以跟着发梦,却大多是以置身事外的态度去感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而李安的新电影,却勇于打破那第四面墙,不由分说的将看电影的你拽入其中,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发生在主角身上的一切,你看到了他看到的,你代替他去感受,你害怕,你彷徨,你迟疑,你怀疑真相,你忘记了你自己,在观影那一刻,你就是他。这是种让人寒毛直竖的体验,这是电影的未来,而李安,他在实验的路上,正掀起一场革命,不知道,你是否会给他一次机会,也给你自己一次机会,参与其中,去尝试感受下电影的未来。
“我觉得成长是个很自然的事情,年轻的导演也固然如此,我是36岁才开张的,是一个很晚熟的人,现在回想起来蛮感恩的,我是一个晚熟的人,幼稚期比较长,摸摸良心,我还是个小孩子…….现在医药很发达,时间还有那么长,急什么呢?” 引用李安的原话,与所有拖延症的小伙伴们共勉。
PS: 科普一下,4k拍摄比常规2k电影清晰八倍,所谓4K电影,指的就是数字拍摄和放映中的画面分辨率:1.3K分辨率为1280×1024,共131万像素;2K分辨率为2048×1080,共221万像素;4K分辨率为4096×2160,共885万像素。120帧/秒是什么概念呢?主流电影的帧率是24帧/秒,这部片子的帧率是普通电影的五倍,全世界只有五家影院支持全格式放映的,北京上海各有一家。其他影院也会有其他格式的版本上映,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去体验一把新的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