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89《目送 2014致龙应台》

 

网络上这样评价她的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作者:龙应台;三宝斋 | 主播:立夏,老V | 制作:桥

 

 

 

下载

iPhone

喜马拉雅

 

 

知名学者余光中认为,龙应台是才学并高的性情中人,一生的作为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真性情,她同样用直接而有力的杂文,“笔锋常带情感”,来揭示我们社会的病情。

著名作家林达认为,龙应台不仅仅是一名将野火烧向专制的斗士,她出现的时机也是一种优势,也是一个容易被误读的指针,龙应台从一开始就放弃有利地势,选择站在一个孤立位置,不仅批评政府,更多的是尖锐的刺向每一个人的内心。

温柔纤细,深情动人,其《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亲爱的安德烈》是数封写给儿子的坦率的几乎痛楚的信。 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有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作为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正如三宝斋写到:

读完《目送》全书,掩卷静思:我们满心满念想的是父母深情,想的是儿女之爱,作者以其女儿之身细腻地刻划了一个女儿对父母的爱与眷恋,也深刻地表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点点滴滴的融化于血的爱。人间至爱莫大于父母儿女之爱,而在这大爱之后,却只能是无奈的《目送》,平平淡淡的一丝目光写尽了人世间的爱与无奈,读此书,怎能不动容?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三宝斋在博客里写到:

前些日子,从战友萍口得知龙应台新出版了《目送》这本书,就思量着买来一读,有一天在无界书城见到了这本书便买了回来。
 
《目送》这本书中的文章,多是作者对父母兄弟朋友的亲情和牵挂。所以说它是一本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就在于三代人、老中少之间的亲情是我们每个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的人共同的心理感受,如此读来,就让我们共鸣之余,发人深省。

作为子女,我们都有父母亲情,都有对父母深深的眷恋切切的关爱。都有经历了目睹父母在我们眼前一天天老去、一天天的无助、一天天的落漠的铭心刻骨的记忆。我们爱父母,我们却无奈,无奈于不能力挽狂澜,刹住岁月之车轮,眼睁睁看着父母老去,离开,这就是《目送》的一个真实画面。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儿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如昨日之梦,可一转眼间,我们的儿女们却一个个长大成人,你不得不一次次《目送》他(她)们去上学、去工作、去成家立业,千回百转的牵挂与不舍只能化作一丝目光《目送》。

我们年轻时,也曾如小鸟飞离自己的父母的目光,去求学去插队去工作直到成家。“每一次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我们一样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后父母那渴望的目光与深深的失落。

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了,养儿才知父母恩的我们,对儿女们的爱让我们第一次体味到父母对子女爱的无私与伟大。可这时,我们的父母却在渐渐老去,如果我们还不觉醒的话,还在忙事业忙工作忙小家忙子女的话,时光就会在我们的麻木与大意中夺走我们的至亲父母,就会饱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悲剧。

作者正是结合了人世间的这种大情怀、大思考,柔肠百结,终于慢慢地、慢慢地领悟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于是,她发出了悠悠感叹:“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啊,人啊,孤独而来,孤独而去,这就是人生之路:生与死,聚与分,微妙与细腻,无奈与难舍在这条路上是常态。

读完《目送》全书,掩卷静思:我们满心满念想的是父母深情,想的是儿女之爱,作者以其女儿之身细腻地刻划了一个女儿对父母的爱与眷恋,也深刻地表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点点滴滴的融化于血的爱。人间至爱莫大于父母儿女之爱,而在这大爱之后,却只能是无奈的《目送》,平平淡淡的一丝目光写尽了人世间的爱与无奈,读此书,怎能不动容?

我现在上有八十七岁的老妈妈,下有女儿小外孙。读《目送》让我心动容之余,想到好多好多,也有愧疚好多好多。我们都曾经怎样地忽略了父母的爱与渴望?作者面对她的老父母,那一份爱那一份失落宝斋也感同身受啊!作者写这本书的时代意义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作儿女作父母都要在混混沌沌中警醒:世间一切,无外乎身外之物,只有父母儿女亲情才是最珍贵的也是最有时效时度的,稍纵即逝,切要仔细把握在心在手啊!我们再忙也要常回家看望父母,我们再累也难放下对儿女的爱。人啊,活着,为什么?为亲人;活着,图什么?图全家人平安健康啊。有了全家人健康快乐,这才叫幸福生活啊!



垫乐及素材:
1:《Dear》 – 押尾桑
2;《心动》 – 三宝
3:《日光告别》 – 林海
4:《宁月》 – 贾鹏芳
5:《初秋》 – 林海
6:《追昔》 – 《轩辕剑》OST
7:《落雨声》 – 江蕙



作者:龙应台;三宝斋 | 主播:立夏,老V | 制作:桥
发行:郡子
内容转载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