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25《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我的天蝎BOSS说过,做节目写文章不是给大家展示你的小女生日记,而是要写一些我们20岁时看会点头赞同,等人到中年拿出来看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东西。

 

 

编辑:Melody | 主播:陈树

 

 

 

 

下载

iPhone

喜马拉雅

 

 

 

上周我开了一个微信个人公众号,发一些不像广播节目那么正式的随笔日记,连续更新了五天的内容,怕自己很快就会江郎才尽没故事写给大家看了,就开始搜之前写的文章。看着看着自己都笑了,那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实在不敢再拿出来献丑。

我的天蝎BOSS说过,做节目写文章不是给大家展示你的小女生日记,而是要写一些我们20岁时看会点头赞同,等人到中年拿出来看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东西。

我和老爸说为了写更多更好的文章,我要行万里路去累积写作素材,所以给我钱让我去旅行吧。我爸毫不犹豫就同意了,说可以送我去大山里的乡下待几个月。这回答似乎有点不按套路出牌啊。

很多年轻人和我有一样的误解,认为只有从西藏走到云南,最好环游过全世界才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就像有些年轻人盲目选择出国留学,认为留在国内学不到任何东西。要知道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所有人学到死也学不完呢。我并不排斥别人出国留学,不过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了解本国的历史和文化,才有资格走出去,才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去学习更先进的国外技术与知识,更重要是发扬中国的文化与精神。能做到这些,是再好不过的了。了解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如作家余华所说,写作的过程让他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上周终于鼓足勇气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其实这部小说篇幅并不长,会这样说是因为之前看内容简介说《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输光了家业。他的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的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得知母亲早已去世。福贵决定与妻子好好生活,共同养活一对子女。但悲惨的命运一次次降临在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子女、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我这种泪点低的人看喜剧电影的感人镜头都会哭得停不下来,看完这本小说可能就睡不着了。读完后才明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无论我现在是20岁第一次阅读,还是等到我50岁重温这部小说,无论是90后这一辈看,还是我外公外婆这个年代的人看,它都是有价值的。《活着》这部小说用对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描述,记录了中国一代人的历史。外媒评价它是一部既能使年轻一代也能使年长的读者感动的震撼心灵的小说。它能改变你的人生观,无论正经历着什么样的痛苦,也不要放弃生命的希望,与其绝望,不如活得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作者余华在小说中文版序言里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

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我无法使自己变得纯粹,我曾经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童话作家,要不就是一位实实在在作品的拥有者,如果我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内心的痛苦将会轻微得多,可是与此同时我的力量也会削弱很多。

事实上我只能成为现在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

这不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困难,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应该看到,这过去的现实虽然充满魅力,可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那里面塞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

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也有这样的作家,一生都在解决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福克纳是最为成功的例子,他找到了一条温和的途径,他描写中间状态的事物,同时包容了美好与丑恶,他将美国南方的现实放到了历史和人文精神之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现实,因为它连接着过去和将来。

一些不成功的作家也在描写现实,可他们笔下的现实说穿了只是一个环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实,他们看不到人是怎样走过来的,也看不到怎样走去。当他们在描写斤斤计较的人物时,我们会感到作家本人也在斤斤计较,这样的作家是在写实在的作品,而不是现实的作品。

前面已经说过,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垫乐及素材:
1:《The Bridge To Ponce》-Wayne Gratz
2:《Being Me》-Wayne Gratz
3:《Believe》-Anan Ryoko
4:《Slient Night》-William Joseph

编辑:Melody | 主播:陈树
制作:郡子
版权所有
图片来源网络

陌声人
微信公众号:mmoofm